<input id="mlbnw"></input>

    <code id="mlbnw"></code>
    <output id="mlbnw"></output>

    <var id="mlbnw"></var>

    1. 您的位置 > 首頁 > 會員動態

      55.6平方公里臨空經濟區蘊含無限可能,寶安再迎新機遇——臨空經濟再騰飛

      發布日期:2023-01-13     來源: 深圳特區報     閱讀: 7

      在全球經濟復蘇貨運客流逐步增長、臨空經濟再受矚目的背景下,深圳臨空經濟發展戰略及實施策略國際咨詢方案評審會昨日在寶安區召開。

       

      5家入圍單位用各具特色的成果方案,提出了新發展格局中深圳臨空經濟的產業發展方向。最終,天津艾維森商務咨詢有限公司和香港華藝設計顧問(深圳)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在本次國際競賽中脫穎而出獲得第一名。

      當前,臨空經濟已成為城市發展的新引擎。深圳機場是全球最繁忙機場之一,深圳臨空經濟發展態勢良好,此次寶安針對機場及周邊155.6平方公里的臨空經濟區,面向全球頂尖的戰略咨詢機構征集方案,為深圳臨空經濟發展出謀劃策,將促進深圳臨空經濟再騰飛。

      時機日趨成熟,強化深圳核心引擎功能

      臨空經濟是世界級灣區的核心增長極之一。在粵港澳大灣區,以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廣州白云機場、香港國際機場三大國際航空樞紐為引領的世界級機場群迅速崛起。其中,深圳機場目前是全球最繁忙機場之一,根據2021年的數據,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和航班起降等空港三大指標,均躋身全國三強。

      根據規劃,深圳國際機場在未來幾年均將實現跨越式發展。機場三跑道及T1T2航站區等改擴建工程在2026年完工后,終端保障能力將達到年旅客吞吐能力8000萬人次,貨郵吞吐能力450萬噸。深圳發展臨空經濟,將有更多流量保障。

      國際機場給深圳、寶安帶來的是全球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并對周邊地區帶來聯動效應。機場所在的寶安,其無比優越的區位和交通樞紐位置,再次為發展深圳臨空經濟加持

      寶安這顆位于南海之濱的明珠,處于珠江口東岸的脊梁位置,是珠江口黃金內灣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大灣區的戰略視角看,寶安處于大灣區的中心地帶。寶安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孟錦錦在評審會上介紹。

      寶安擁有全國范圍內都罕見的六龍匯聚的交通格局,兼具海港、空港、高鐵、地鐵、城際交通、高速路網的交通優勢。特別是未來深中通道開通,不到半小時的車程,將把珠江口東西兩岸緊密連接。

      評審會上,由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李曉江、一帶一路香港國際中心研究總監王緝憲、華高萊斯創始人李忠、安永大中華區政府及公共事業咨詢服務合伙人關杰、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原副總規劃師陳一新、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許重光、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教授鄒建軍等7名規劃、交通、產業領域的知名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認真聽取并深入討論了5家入圍機構的成果匯報。深圳臨空經濟的特點就是商務客流增加非常快。此外,深圳機場既是國際航空門戶,將來還會成為多種交通方式匯聚的樞紐。評審會評委主席李曉江認為,臨空經濟發展時機日趨成熟,將成為強化深圳大灣區核心引擎功能的重要增長極,同時也為寶安的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加快聯通國內市場,入全球市場,打通國內國際雙循環

      機場及周邊地區發展迎來新機遇,全面推進高價值產業導入與高品質規劃建設正當其時。以機場為核心,東至航城街道東邊界、西至深圳西海岸、南至西鄉大道、北至茅洲河入海口,面積約155.6平方公里的深圳臨空經濟區,蘊藏著無限可能,打造--三位一體的國際航空都會,正逐步實現。

      強大產業腹地支撐臨空經濟

      臨空經濟的強引擎功能將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高層次推動深圳融入全球經濟。臨空經濟的發展,需要強大的產業腹地支撐。

      具體到機場所在的寶安,這片39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5萬多家制造業企業,承載著超700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連續6年位居全國區縣第一。寶安同時擁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35家、廣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60家、深圳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94家,三項數據分別位居全國區縣第一、全省區縣第一和深圳各區第一,彰顯寶安先進制造業的底氣。

      值得注意的是,沿著寶安南北走向近50公里西部海岸線,海洋新城、國際會展中心、寶安國際機場、寶安中心區、大鏟灣碼頭等依次排開,是寶安發展海洋經濟、文旅經濟、會展經濟、空港經濟、總部經濟、數字經濟的重要依托,也是和臨空經濟產生共振的最具想象力的地帶。

      針對臨空經濟發展,寶安未雨綢繆,謀劃發展。去年826日,寶安重磅發布的重大空間發展戰略規劃,其中提出,機場東總部商務區、九圍國際總部區、立新湖科創總部區將攜手構筑國際一流臨空經濟總部功能帶。

      據了解,上述三大總部區的定位各有側重:機場東總部商務區將重點吸引大灣區優質企業設立區域性運營總部;九圍國際總部區將構建山水相融的國際化總部院子,成為吸引外資的集聚區;立新湖片區將打造協同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帶的科創總部區,并將納入全市重點片區加快推進。

      高新企業在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高地茁壯成長,飛機在珠江口上空掠過……“深圳智造的優秀代表寶安,結合當前臨空經濟的發展,將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注入新發展動能。

      借助國際經驗明確發展方向

      臨空經濟被視為繼海運、天然運河、鐵路、公路之后,第五波城市發展浪潮的經濟發展形式和主要推動力。

      以新加坡樟宜機場為例,作為當今世界第七大繁忙的國際機場,其成為亞洲的主要空中樞紐,機場帶動全球總部聚集地、會展、物流運輸等相關產業發展,支撐著新加坡國民生產總值的10%

      坐擁國際航空樞紐,致力于打造全球先進制造業高地的寶安,如今和新加坡一樣,正面臨不可多得的臨空經濟發展機遇。機會撲面而來,不能讓它呼嘯而去,此次寶安也是向全球廣發英雄帖,吸引了來自美國、英國在內的66家國際頂尖設計單位組成的29家聯合體踴躍報名。

      據了解,此次評審會借助國際視野和經驗,明確未來臨空經濟的發展方向,高位統籌機場及周邊155.6平方公里區域的規劃建設,將制定涵蓋產業發展、空間規劃、要素保障與實施等多領域發展戰略,深入整合臨空經濟產業鏈,導入總部商務、國際商圈、會展經濟、海洋經濟、生態文旅等各種資源,推進--協同發展。

      李曉江表示,我們將立足深圳國際機場的資源稟賦,遵循臨空經濟的發展規律,科學配置資源,讓機場的經濟效益、產業效益、功能效益發揮到最大化。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主辦方將對本次入圍的5個設計方案進行整合,充分汲取各設計方案的優點,并結合現狀情況,形成最終的實施方案,加快推動規劃落地,實現建設國際化臨空經濟區的規劃目標。

      (作者:深圳特區報記者 葉志衛)

       

      <input id="mlbnw"></input>

        <code id="mlbnw"></code>
        <output id="mlbnw"></output>

        <var id="mlbnw"></var>

        1. 狼客网